21

2022

-

01

郑承东/白茶灼灼

时间:


在一片觥酬交错的喧嚣世界里,雨后偶去踏青,忽闻草木芳菲,沁人心脾。尤其是春光明媚的时候,满山遍野的花草清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叫我闻着三千年前的诗经之香,想着艳如桃花、照眼欲明的窈窕淑女了。

三千年了,诗经之香之所以挥之不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诗经在描述男女之情的篇章里,常常通篇散发着花草清香,“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女子约会男友在风光明媚的半山坡,莲花之佩,香气各异,莲花熏茶,君子好逑。所谓闻香识女人。其实,人对于嗅觉格外敏锐。对于一段情事刻骨铭心,常常是因为爱恋女子身上所散发出的体味,叫人意乱情迷。同样,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也常常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品味。

譬如关于新疆,我的记忆是熏衣草的奇香;关于云南,我的记忆是普耳茶的怪味;关于福鼎呢?很多人条件反射的关键词是――美女。确实,这是一个盛产美女的边城。走上大街,美女的概率之高常令你眼花缭乱。而福鼎的女人受江浙之风熏染,打扮时尚,浓妆淡抹之间常让满堂熏香。于是,关于福鼎的关键词又多了一个――香城。所谓美女香城,温柔之乡,这大概是男人对这块艳福之地的记忆了。

今春明媚,和好友缪兄同登太姥山。远眺高山之颠,一对情侣相拥天地间,化石为磐,感天动地。那瞬间地震憾叫我在午后的春光里驻足良久,本能地,我开始想念这青山绿草间缠绵的体味,但我的嗅觉与思绪 在满山的草木芳菲间迷乱了。空山落日,我和缪兄在一片有“绿雪芽”摩崖石刻奇峰下,寻着了那棵百年大白茶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正是大汗淋漓,口干舌燥时,俯身闻着那初长的鲜嫩枝叶,一股清纯之香扑鼻而入,直抵心肺。我突发奇想,是否这就是那.对化石为磐的情侣所散发出来的体味,令人刻骨铭心。我不知道这仅是我个人的嗅觉尤其灵敏,还是与绿雪芽的心有灵犀,我想我是在那一瞬间恋上绿雪芽的香味了。真所谓白茶夭夭,灼灼其华,凤凰涅磐,雪芽留香。

其实,对于福鼎的记忆,我确实有别于他人。我的二姐夫是福鼎人,一个勤勤恳恳的商人。过于的投入打理,虽人到中年却早已身心具疲,患了绝症,英年早逝。那些年,福鼎留给我的是伤心的记忆。后来在福鼎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每一次到福鼎盛情款待,无论是山珍海味,或游山玩水,但总少不了一杯白茶伺候。或绿雪芽,或白牡丹,浸泡于晶莹剔透的水杯,起舞翩翩,香气袅袅,细细品来,车舟之疲顿化乌有,酒后之累渐消脑后。所以在福鼎每一次的欢聚别后,值得回味的大都是那杯白茶的清香。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在有关福鼎的记忆里,应该改做君子之交淡如茶了。

有友人和我说,这座城市的记忆也因为满城大白茶飘香而显得高贵起来。更有友人说,福鼎的女人如白茶,因为祖辈都喝白茶,所以福鼎的女人大都雅致如茶。也确实,在福鼎,女人与白茶总是交融的。在满城星罗棋布的茶庄里,总有美丽淡定的女孩为你说茶,品茶,于是你会情不自禁的坐下来,和她侃侃而谈,关于白茶,关于白天下的奇闻谈资。在高规格的社交场合,福鼎人待客的最高礼仪,便是茶艺表演。那真是一场赏心悦目的视角艺术秀。有古色古香的琴棋书画,美轮美奂的光影造型,当然最有韵味的还是那些窈窕淑女身着旗袍或低眉信首,亭亭玉立,或款款莲步,行云流水。纤纤玉手,茶具轻拈之间,却早已天上人间,泡出了一杯杯色香味俱全的白茶名茗,令人不知今霄茶醉何处。福鼎的小吃是有名的,而那些小吃店里的老板娘也大都看似干练又不失风情万种。走进小吃店,店面大都收拾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端出的碗具也是光洁雅致,烹出的小吃更是喷香可人。这样的一种女人,我想也如白茶般的清雅闲适,亭亭玉立于杯中,没有丝毫的浊气。福鼎的男人是有福的,喝的是白茶,看的是佳丽。

白茶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一个城市的品位与古韵。当记忆深处的故乡渐行渐远之时,大白茶的留香可以把关于福鼎的记忆一次次的复活。

 

(作者简介:郑承东,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三都澳侨报》总编、宁德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图片名称

网站主办:福建省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版权所有: 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备案序号:闽ICP备08009903号-3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