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22
-
01
福鼎盯紧源头,让白茶品质更靠谱
时间:
都说“绿水青山产好茶”。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福鼎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植被资源等优势不言而喻。全市茶叶资源丰富,茶品种繁多,是全国种茶最适宜的地区,并且有着中国白茶发源地的历史、成熟的制茶技艺。“天赋”先天有,但好茶更离不开后天的规范管理。
连日来,在纪生缘(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态茶园基地里,公司员工正在全面开展茶叶示范园冬季茶园封园管理工作,茶园管理也相应采取了新技术、新知识和实用技术。
纪生缘的负责人纪相炳介绍说,11月27日举办的福鼎市茶园科学管理与茶叶质量安全培训动员会对他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通过这次培训,他学到茶园如何更加科学施肥,如何保肥,如何让茶树获取肥效。“今冬在部分茶园尝试采用紫云英等冬季作物作为园间有机肥料。这次培训上授课老师的观点让我对园间撒播紫云英的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这一操作更加肯定,对科学发展有机茶更有信心。”纪相炳说,目前纪生缘320多亩有机茶基地园间已全面撒播紫云英。
纪相炳口中的培训会是福鼎长期以来都会举办的白茶质量安全专题培训。每次培训,福鼎都会邀请不同的专家,对参加培训的农户、茶企代表、镇村干部等涉茶人员进行茶叶质量安全宣传,并传授茶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深化他们对“农残”超标危害性的认识,切实提高对茶叶质量安全的监管。
一杯好茶,从生长开始就有严苛的要求。“宁要草不要草甘膦”,更是福鼎在质量安全源头上严守的“重要关卡”之一。这些年来,福鼎着力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小气候;改良茶园土壤结构,提高茶叶品质产量,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在茶园种植管理方面,福鼎制定新的茶叶农残标准与监管措施,全市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做好茶园无公害管理,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料。
同时,完善茶园投入品监管机制,加大对违禁投入品的查处力度,杜绝违禁投入品的销售、使用,每年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对示范基地茶园的病虫害情况、土壤情况等进行监测,实行茶园农药经销台帐制度,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茶园。目前,全市拥有无公害和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5.22万亩,全市共推广无公害茶园15万亩。
据悉,今年9月,福鼎又发布了《关于茶园及茶园周边禁止使用除草剂的通告》,并组织人员逐个乡镇、逐个村、逐个农资经营网点,展开拉网式巡查。同时,还建立检打联动机制,加强对茶叶制品中除草剂成分的抽样检测力度,倒查溯源除草剂超标茶样,并设立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各方举报,做到发现一起从严从重处理一起。
另外,标准化生产也是福鼎保障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为使茶叶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福鼎市还制定完成了省地方标准《福鼎白茶加工技术规范》,使茶叶生产从栽培管理到采摘加工,再到产品分类分级等各个环节都有了科学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在品品香、天湖、大沁等许多企业产区,一条条流水线上,福鼎白茶已实现全过程不落地自动化流水生产,干净整洁的生产环境有效确保了福鼎白茶的“冰清玉洁”。
科学的源头管理当然是不够的,福鼎还着力于构建质量追溯体系,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目前,全市有7家茶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试点工作,359家茶企加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全面实施茶叶产品产地编码制度、投入品监管制度、生产档案制度。同时,有关部门还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技术,对白茶实施二维码数字化跟踪与追溯管理,从而建立起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追溯体系。也就是说,只要用手机扫一扫(茶叶)包装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这份茶产自哪个基地,采摘、加工、包装等工序的时间,都一目了然。
凭借茶品质和安全优势,福鼎白茶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产品远销德国、美国、日本、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种种举措,也为福鼎赢得了2017年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的荣誉。眼下,福鼎将做大做强产业链,使福鼎白茶的产业走向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力争在3-5年实现百亿产值的目标。
来源:“幸福福鼎”编辑部
相关新闻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