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22
-
01
福鼎市茶园科学管理与茶叶质量安全培训动员会议成功举办
时间:
茶产业是我市的重要民生产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为了提高全市涉茶人员茶叶安全意识,加强茶园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对茶叶产品质量与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今天上午,一场对广大干部、茶农进行茶园科学管理与茶叶质量安全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在点头镇茶花交易市场举办。
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市委副书记李成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双霞、市政府副市长肖剑华、市政协副主席陈维锋、市政府副处级干部张德志以及市直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工委主任)、分管领导、茶(农)技站站长、全市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科技特派员、茶企技术能人、点头镇各村支部书记、各村茶叶种植大户、茶农代表、农资经营店和茶叶生产sc企业工300多人。会议由副市长肖剑华主持。
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做动员讲话,蔡梅生指出,此次培训动员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全市广大涉茶人员的茶叶质量安全意识,系统传授茶园科学管理知识,并通过乡镇和科技特派员的努力,更好地把培训工作延伸到每一个村、每一个茶企、每一个茶农、每一个茶商。点头镇是我市茶叶种植第一大镇,是制茶和经营茶叶第一大镇,是中国白茶特色小镇,希望点头镇在全市茶园科学管理和茶叶质量安全方面走在前头,率先垂范、不负众望。
蔡梅生强调,一要认清形势,增强优患意识、责任意识。食品安全已进入史上最严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四个最严”的要求,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1,从市内看,随着抽检加密加严,一些问题逐步暴露;2,从市外看,乱象不少,其中一部分根源也在内部。3,创业难守业更难,质量安全是茶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的生命线。茶叶质量出问题茶叶品牌可能一夜轰塌。如果我市茶叶质量出问题,那么,辛辛苦苦十多年打造的福鼎茶叶品牌将付之东流,茶农增收、茶企发展、茶商经营以及乡村振兴必将受到严重冲击。大家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福鼎白茶品牌,任何时候千万不可大意。4,从法规看,《国家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农产品,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生产经营者将受到法律制裁。5,从道德看,我们决不能将自己都不敢喝的茶卖给别人喝,决不能做没良心的人,决不能败坏家风、社会风气。
二要学以致用,坚持从茶园管理这一源头抓起。1、各茶农、茶企和茶业合作社负责同志要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思考,全面掌握培训知识和领导讲话精神,融会贯通,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科学管理好自己的茶园,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采摘模式,从明年春茶开始,确保采收的茶青无农残。2、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大力推行有机茶栽培,重点企业应带头示范。3、要抓紧跟进,按照可追溯制度要求,做好生产记录信息录入全省可追溯平台工作,确保在2019年1月1日起实行茶叶“一品一码”,赋码销售。4,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不得采购经营、使用无追溯凭证的食用农产品。
三要乡镇主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1、乡镇人大主席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把督促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与推进茶叶质量安全建设结合起来,回去后与乡镇分管领导一起把今天培训动员会的精神传达贯彻好。2、乡镇领导及科技特派员要负责并组织本乡镇的全面培训工作。今天授课内容将制成光盘发给大家,科技特派员要先学一步,自觉地把培训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扛起来,切实抓紧、抓实、抓细、抓好,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3、主导建立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社、茶农的利益连接机制,培育重点示范村。4、下一步,市茶产业领导小组将通过严格考评,督查乡镇是否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意见》精神,促进属地管理责任制落实到位。
四要部门联动,严格依法办事。农业、食品药品监督、公安等行政部门要加强执法联动,严格依法办事。1、对于农残超标、不符合标准的茶叶要采取零容忍,该封存的封存,该销毁的销毁,或指导有关茶农对该批次茶叶进行降解处理用于非食用领域。2、对生产经营茶叶农残超标的企业和个人要进行依法查处,严格按照(鼎法[2017]68号)《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相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的要求,该处罚的处罚,该立案的立案,并纳入黑名单。3、全面禁止未经检测的境外茶青流入我市,一经发现,坚决没收茶青并予以处罚。
市委副书记李成双总结讲话,李成双强调: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茶叶质量安全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近年来,我们的白茶产业是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工作亮点频出、品牌价值持续提高,已经连续9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价值达到38.26亿元。特别是今年,白茶茶青整体价格上涨,茶农增收更加稳定,许多群众从中受益。白茶产业,已成为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白茶产业民间热度空前高涨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清醒认识到白茶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质量安全,是白茶产业的生命。这几年,国内一些地方茶产业纷纷陨落,但福鼎白茶能够蒸蒸日上、逆势上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能够牢牢把握住质量安全这个生命线,打出了福鼎白茶生态、安全、绿色、健康的理念,迎合了现代市场的消费需求。
培育一个品牌十分不易,但要毁掉一个品牌,也就在旦夕之间。所以大家一定要树牢危机意识。茶叶是食品,而且是健康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谁敢买、谁敢喝。当前,农残超标、晾晒落地、制假售假、以次充好、以外地茶冒充本地茶等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都是限制福鼎白茶产业做大做强的“拦路虎”,影响着茶产业的生死存亡。如果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势必会给白茶产业带来毁灭性地打击,全市茶企、茶商、茶农多年来的努力也将付之东流。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福鼎白茶来之不易的发展形势,在思想上时刻警醒、在行动上高度重视,全力维护茶叶质量安全,共同保护好“福鼎白茶”这块金字招牌。
二、抓住关键环节,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最重要的是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白茶产业也不例外。如何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今天培训的内容都是抓好茶叶质量安全的关键。希望对大家抓好茶叶质量安全有新的更高的认识。我们如果能够切切实实将这些措施和方法落实到位,就一定能抓好茶叶质量安全工作。
各乡镇、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意见》《福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的通告》《福鼎市茶叶质量安全乡镇属地监管主体责任年度考核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逐级建立茶叶质量安全责任机制,层层抓落实。市直有关部门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建立完善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专项检查,重拳打击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震慑。有关乡镇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建专门的茶叶巡查队伍制止乱打农药、除草剂和茶青落地等行为,切实将生产、加工等质量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到村、到企、到户。年底,市里将要进一步推进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年度绩效考评工作,将抓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效列入乡镇年度实绩考核的内容,作为干部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对防范不力、工作不负责的,将严肃追责问责。
各涉茶行业协会、茶企、茶商要加强行业安全自律,不仅要自觉遵守茶叶质量安全承诺,从严抑控茶叶农残,实行清洁化生产,杜绝粗制滥造、等级不明、以次充好、年份造假、水分超标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还要时时强化自我监管、自我约束。要发挥白茶行业自律“黑名单”的作用,做到敢唱黑脸、相互监督。要全面推行“福鼎白茶证明商标+企业商标”的双商标管理,对违法违规生产加工经营茶叶的企业,市茶叶协会要坚决撤销其授权使用许可,终止其使用福鼎白茶商标;对构成违法犯罪的,要依法惩处,绝不姑息、绝不留情!
三、加强帮扶指导,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取得实效。前段时间,市里组建了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对各村开展全覆盖帮扶,一共68支队伍、400多名队员。大部分的科技特派员与茶企技术能人都被吸纳了进来。今天我们召集工作队中的科技特派员与茶企技术能人来开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你们在走村入户的同时,积极配合村干部开展茶园科学管理与茶叶质量安全宣传工作。
至于怎么做,市委刘振辉书记在“乡村振兴党课”中提出四个方面要求——“调查研究、治理乱象、激发动力、助推发展”。希望全体科技特派员与茶企技术能人,坚持在茶树各个生长时期,深入到各村各个片区调查,全面了解掌握茶树病虫害情况,及时发出茶树病虫害监测预报,加大防治技术培训和指导,引导茶农科学防治虫害,科学使用农药,科学管理茶园,杜绝农残超标,切实把好茶叶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同时,对发现的一些违法违规乱象,要第一时间报告相关部门,部门要立即出动力量,现场执法,切实做到发现一起、马上查处一起。
为便于宣传,此次培训会后,我们会把培训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光盘,以便大家向农村群众宣传使用,各乡镇也要在12月20日前召开培训动员会议,并综合利用张贴宣传标语、播放高音喇叭等形式,深入开展茶业质量安全宣传,进一步深化群众、涉茶人员对“农残”超标危害性的认识,切实提高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
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国旭通报茶叶质量抽查相关情况及问题查处案例,通报近段时间市场监管局对福鼎区域范围内的茶叶质量抽查相关情况及问题查处案例,表示将继续加大对茶叶生产企业的监管,强化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
市农业局质监站站长陈正波讲授“一品一码”使用与管理。介绍“一品一码”出台背景以及如何应用,并作政策解读。他表示,全面实行“一品一码”追溯管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特别是《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已经上升到地方法规的层面,大家要有必须做和做好的清醒认识。
市茶业局高级农艺师吴鸿飞讲授茶园种植与管理,围绕茶叶产地生态环境、茶园生产科学管理、茶树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等方面,并用大量的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解说。
福鼎市品茗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为铨讲解有机茶园管理模式。从如何防虫、如何防草和如何施肥三个方面展开,并提出丰富茶园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增加土壤肥力,提升有机质,保持茶树密度、自然防草等有效经验。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会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对茶园管理与茶叶质量安全管控有了清晰的认识,受益匪浅,今后工作中会加强学习,以精益求精的质量精神,进一步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相关新闻
暂无数据